乘法的有效教学

上传单位:信丰县第四小学发布日期: 2021-05-18 阅读:2103字号:[   ] 分享

“一位数乘多位数”是最近我们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更是学习笔算乘法的的基础。之前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笔算乘法计算错误率较高,看起来好像都学会了,到计算的时候又常常出错,以至于实施了题海战术,最后效果还是不明显。

那么,在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怎样进行笔算乘法的计算教学?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笔算乘法的正确率?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有效提高笔算乘法的正确率。

一、抓实口算训练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分析一道多位数的乘法,就不难发现,它实际包含了若干道表内乘法口算、100以内的加法口算。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笔算乘法的正确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要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   

1.基础性训练

笔算乘法学生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因此要加强表内乘法及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的训练,基本口算必须达到正确、熟练,力争正确率为100℅。

2.针对性训练

要辨清一些容易混淆的口算结果,例如:类似25×4和24×5,15×6和16×5、17×4和14×7等等。这样的口算学生往往容易搞混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虽然5×6=6×5,但15×6十位上6个10是60,所以15×6=90,而16×5十位上5个十是50,所以16×5=80。在进行区别以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记忆性训练
  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可以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常用的口算。如:14×3、15×4、16×5等等;

    2)常用的凑整的口算:25×2、25×4、25×8、125×8等等;

3)一位数乘11的积。

    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无疑对提高学生运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都是有益处的。

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一位数乘多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计算。学生掌握笔算方法的关键是:掌握乘的顺序;理解算理。因此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应紧紧围绕算理算法精心安排。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最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5个层次的练习:

1.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半脱式填空练习,这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算法,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并初步学会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

 

 

 

 

 

 

3.对比计算:

 

 

 

通过两竖式的对比,发现算式的意义不同 ,计算的方法也不同。

4.综合练习。

精心设计的练习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效突破重难点,对学生掌握算理、算法,掌握计算步骤起到了至关作用。

三、提高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平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规定验算的题目进行检验外,其它计算题则基本上不愿意检验,更不会自觉检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检验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一些检验的方法。

估算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在笔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促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在笔算后进行估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

例如:(1)58×8 =4534     ×)

原因:把58看成60,8看10,58×8的积最多是480,不可能是4534。

2)88×4 =298     (×)

原因:个位上是8和4,积的个位不可能是8

3) 234×9 =292   (×)

原因: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的最高位乘得的积进位了,积不可能是三位数。

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避免了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四、细心指导书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属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了,每次考试都是计算出问题。”其实粗心: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计算的技能和技巧不过关。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另外两个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和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要培养学生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计算审题、细心计算、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1.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

2.对学生的书写要求明确:(1)列竖式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数字间的间距为一个空格,这样将数拉开距离,避免因为数写得太挤而引起的计算错误;(2)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3)要求学生每次乘得的积进位的数写在规定的位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分析发现,多位数乘法竖式连续进位时,学生既要算乘法又要算加法,如果将进位的数写在固定的位置就会帮助学生暂时记忆,勤笔免思,达到提高正确率的作用。反之,如果没有养成这个好习惯,口算难度加大,错误率会高很多。

3.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4.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笔算乘法的正确率提高了20℅,计算能力和速度也有了明显提高,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具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运用估算检查的习惯。由于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负担反而减轻了。

总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形成终身发展所必须的计算技能,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数学老师,我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头扎扎实实地抓起。

附件下载: 乘法的有效教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