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教育热点 点击数:3186

    如何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国家网信办这样回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相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时这样回应——国家网信办——现在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已经高于成年群体,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社交更加频繁,受互联网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空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期盼和努力目标。一直以来,国家网信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已经连续三年部署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乱象问题,有力遏制违法违规内容传播势头。但是一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比如,不法分子借网恋网聊、童星招募、校园借贷等名义实施“隔空猥亵”和诈骗,在社交群圈传播学生欺凌视频和色情引流链接;部分学习类App违规插入广告营销、游戏链接等内容,个别儿童智能设备存在涉黄涉暴、游戏沉迷、诱导消费等问题。国家网信办今年将重点抓好管内容和管平台两方面工作,用好青少年模式这一保护工具,全面强化治理力度,体现保护温度。要绷紧违规内容高压线。深入整治涉未成年人淫秽色情、暴力血腥、迷信赌博等问题,严防以隐形变异的形式传播扩散,集中清理宣扬炒作炫富媚富、不劳而获、低俗庸俗等不良导向内容。及时发现处置侮辱、诽谤、威胁等网络欺凌行为,防止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扩散传播。严厉打击“隔空猥亵”、诱导自杀等违法犯罪活动,会同相关部门落地查人、决不手软。与此同时,还要守住专属平台安全底线。对于未成年人使用的学习类App、儿童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早教机等,督促平台强化应用上线、内容发布等前端管理,加强功能安全风险评估,禁止出现各类违法不良内容,不得借游戏闯关、购买虚拟物品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对违法违规的软件和设备,该处罚的处罚、该下架的下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筑牢青少年模式保护防线也尤为关键。青少年模式上线以来,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不良信息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今年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把使用难度降到最低门槛,让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同时,国家网信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对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问题进行专项治理。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其中包括“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具体内容一起看——“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拉紧违规内容整治高压线,严厉整治各类有害内容和违法犯罪,及时发现处置网络欺凌行为,防止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扩散传播;守住专属平台安全底线,对于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强化应用上线、内容发布等前端管理,加强功能安全风险评估,禁止出现各类违法不良内容,不得诱导充值消费;筑牢青少年模式保护防线,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让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
  • 图片
    教育热点 点击数:3022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 |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2023年3月28日,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周年之际,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一起看——解决单个视频上传为空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依托数字技术,通过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不同学段学生、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可通过搜索“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或输入https://reading.smartedu.cn访问,也可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点击进入。平台一期重点围绕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组织建设,同时向用户推荐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等优质资源平台。青少年读书空间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四个栏目,提供电子书、导读、书评、读书心得等相关内容。既引导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又注重分享前沿科技,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老年读书社区提供贴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读书资源,努力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条件。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包括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主体板块,集聚优质语言文化资源,开展语言文化品牌活动,支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学习研究,开辟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新窗口。中国数字科技馆集成和分享优质科普资源,提供场景式、沉浸式科学教育体验,助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学生科学兴趣,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是教育数字化“三横三纵”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进一步丰富,平台上线将助力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动数字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努力形成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下一步,平台将持续加强适宜、优质、多样、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优化平台功能、创新读书分享方式,展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读书标兵”和优秀读书报告等,着力打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成长的实践型、智慧型读书平台,助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 教育热点 点击数:3011

    中央网信办:集中查处恶搞未成年人、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近期,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集中查处恶搞未成年人、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集中查处恶搞未成年人、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网信部门督促重点平台全面排查未成年人常用的平台、环节,结合短视频、社交、网络游戏等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集中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吸烟饮酒、故意刺激戏弄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等问题,对相关短视频创作者加强教育引导,提醒其注重内容导向,防止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法违规信息3.4万余条,处置“HHHH斌”“盼之”等违法违规账号3000余个,查处直播间280个,有力打击了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为青少年提供了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网络乱象在春节期间反弹反复的势头,及时发现处置了一些网络生态新问题新苗头,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后续,网信部门会持续组织力量开展监测,对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网站平台和账号,依法从重追究责任。今年,中央网信办将继续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整治网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乱象,努力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 教育热点 点击数:3035

    教育数字化工作成效③:为基础教育插上腾飞之翼 | 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

    为基教改革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三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系统日常教学、教研、管理等诸多方面。如何以数字化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积极探索答案——从硬件建设到素养提升,从提升教育质量到推进优质均衡,数字化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支撑。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课上全程录制分析,生成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报告,为我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大方天河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周沙感慨,原来在课堂上,她只能对学生给出“你真棒”等简单评价。如今,通过智能设备的报告分析,周沙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更有针对性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毕节只是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400万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800万台。“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环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说。随着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日益增加,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来到了提速的新关口。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3月28日,新平台正式上线。进入平台,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等10个板块映入眼帘。细看53个栏目,不仅满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求,还涵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陕西省渭南市电化教育馆一级教师沈文婷惊喜地表示,新平台上她看到的最大变化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的资源。“比如在课后服务板块的科普教育里,学生通过拖动鼠标,就可以身处清华大学博物馆,网上虚拟参观,学生很喜欢。”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介绍,规模如此巨大、信息如此丰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边应用边建设”,先后经过了资源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的历程,目前已迭代升级数十个版本,正在努力深化场景应用与创新,提升智能服务水平,进而推动教育模式数字化转型与变革。以数字化促进教育提质海量的浏览人数反映了学生、教师、家长们对优质资源的强烈需求,更透露了教育数字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信号。近年来,各地各校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探索成果呈百花齐放之势。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高新实验学校的“智慧作业”AI学习室里,学生韩广阳把练习册放在采智机上进行识别,他在触控屏上迅速操作后,不一会儿,印着他名字的错题本便被打印了出来。“以前我的错题都是用手抄的,会花很多时间,现在可以一键打印错题本,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就可以去做一些课外活动。”韩广阳说。2019年,江西省教育厅创新打造“智慧作业”平台,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智慧作业”更凸显减负提质的功效。“智慧作业”平台不仅能精准分析每名学生的作业情况,免费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作业,而且能帮助教师快速了解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精准教学。目前,江西省“智慧作业”常态使用学生200万余名,使用学校的作业量整体减少1/3,正确率明显提升。在湖南省长沙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成为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利器。长沙市开发“人人通空间”,智能采集学生学籍管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线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体质健康监测等数据;构建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智能分析模型,引导学生改进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建立“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中招录取模型,打破传统以“学业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的题中之义。对此,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进行了探索。云龙区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省、市平台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作业共享,以“云课堂”“云教研”等为技术支撑,形成结伴互助的教研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云龙区推出了精准教学云平台,帮助教师形成“数据分析诊断学情—问题导向设计教学—精准教学课堂提质—智能作业有效练习—靶向作业拓展补偿”的教学流程链,为教师教学赋能。显而易见,借助数字化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质已成为基础教育新常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先后举办4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3届应用展示交流活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在教研、教学、作业等各个环节,积极主动地使用数字技术,创设了同步课堂、专递课堂、智慧课堂、双师课堂、智慧作业、网络教研、线上答疑、自主学习等多场景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数字化响应发展之需这3年,居家学习成为师生、家长们一场难忘的集体记忆。在此期间,是一个个数字化平台为全国1亿多名中小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保证他们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在教育部部署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停课不停学”中持续发力——吉林、河北等省份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在线教育资源安排教学;安徽省铜陵市发布通知,建议中小学生登录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表示:“我们把平台的优质资源,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平台开展预习、复习,有效降低了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教育数字化要解决当下之需,也应着眼未来发展之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优质均衡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对地形复杂、域内差异显著的四川省来说,更能清楚地意识到以数字化推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创新构建“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云校”吸纳了44所不同层次类型的优质校,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个年级。平台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联盟,实现教师备课、授课、教研、评价与学生预习、上课、练习、考核“八个同步”。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创新构建“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云校”吸纳了44所不同层次类型的优质校,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个年级。平台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联盟,实现教师备课、授课、教研、评价与学生预习、上课、练习、考核“八个同步”。这样的实践正在铺开。上海市着力建设教育数字基座,形成数据、技术、应用协同的生态,破除了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数据孤岛”等问题;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以“双师课堂”帮助中心校带教学点实现同步课堂,解决乡村教学点难以开齐开足音乐课、美术课的问题;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依托名校名师打造“青青益课”平台,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可以预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将乘着数字化之翼,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发展之力。
  • 图片
    教育热点 点击数:1709

    100%接入互联网、同步课堂、智慧作业……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 | 关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一年来,基础教育领域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部署,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治理,引领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变革的重大举措,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体化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跟教育小微一起了解基础教育数字化工作进展情况↓↓↓数字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环境,有效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去年3月,教育部将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版块基础上,拓展为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10个版块,共53个栏目。平台现有资源总量4.4万条,是改版前的4倍;其中,“课程教学”版块资源2.59万课时,是改版前的3倍,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平台资源累计被评分1000多万次,最高分按5分计,德育、教师研修、教改经验、家庭教育等六个板块得分超过4.5分;累计被点赞6000多万次,被收藏700多万次。这些优质资源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改进、农村优质资源共享和家校协同育人,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和“双减”提质增效。地方和学校也在不断丰富资源,资源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教学融合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持续丰富资源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以需求为导向扩展功能、扩大应用。出台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暂行)》,为平台建设应用建立制度保障;开发了手机APP及用户注册功能,强化了平台交互功能,增加了平台直播功能、资源评价功能、应用数据分析功能,智慧化程度逐步提升,可服务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推送、答疑辅导、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和区域管理等九大应用场景;设立了两批平台应用试点,不断总结推广应用典型。平台浏览总量急剧上升,截至2023年1月31日,注册人数7251万,形成规模巨大的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教研、教学、作业等各个环节,积极主动地使用数字技术,积极开展同步课堂、专递课堂、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网络教研等多场景应用,加强了教学数据的分析反馈,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师生数字素养技能大幅提升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应用热情,一大批教师能够比较熟练地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和各地各校通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设立实验区实验校、“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等工作项目,加大了对师生数字素养培养培训和带动提高的力度,师生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 图片
    教育热点 点击数:1780

    教育领域如何应用机器人?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对教育提出哪些要求?一起来看——在“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部分的“社会民生领域”提出——研制交互、教学、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分类建设机器人服务平台。加大机器人教育引导,完善各级院校机器人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针对教学、实训、竞赛等场景开发更多功能和配套课程内容。强化机器人工程相关专业建设,提升实验机器人产品及平台水平,加强规范管理。推进5G、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机器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机器人校园服务新模式和新形态,深化机器人在教学科研、技能培训、校园安全等场景应用。在“强化‘机器人+’应用组织保障”部分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引进机器人应用高端研发人才和标准化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机器人企业、用户单位与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合作,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就业渠道。组织细分行业机器人应用技能竞赛,发现和培养更多机器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微言教育
  • 教育热点 点击数:1905

    微视频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解决单个视频上传为空微视频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 教育热点 点击数:1938

    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召开2023年研考工作调度会 全力确保研考平稳顺利实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2月21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召开2023年研考工作调度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执行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研考组织工作。各地要调集动员专门力量,优先保障考生核酸检测,及时向考生和考点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加强考场防疫管理,配足配齐防疫物资。要加强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安全。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密规定,确保试卷流转绝对安全,严格落实入场和考场监督检查要求,严厉打击考试作弊,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保障,关心关爱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要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考生服务,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告知考生组考防疫安排,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考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为特殊困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要关心考务工作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为广大考务工作人员,尤其是监考老师,提供安全暖心的工作环境。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就做好研考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和组考防疫工作作了讲话。河南省、广东省有关负责同志发言。会议在北京设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分会场。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主任、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共8条记录 当前显示1-8条 第页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