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1日至22日,信丰县举行了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竞赛。此次竞赛不仅为全县小学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优质平台,更有力地推动全县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赛事筹备:精心组织,确保有序开展
比赛吸引全县40名优秀科学教师踊跃参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带着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执着汇聚于此。竞赛分为低段组(13人)和高段组(27人)两个组别,低段组比赛于10月21日在思源实验学校和信丰二小顺利进行,高段组比赛则在10月22日于陈毅希望学校、信丰一小、花园小学和信丰五小4个赛点同步展开。各承办学校在赛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为赛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赛制革新:现场抽班,考验综合能力
为了最大程度地考验教师的课堂调控与生成能力,本次竞赛采用了“现场抽班、借班上课”的创新赛制。抽到班级后,他们迅速与班级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正式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赛场风采:聚焦素养,践行“做中学”
赛场上,选手们围绕课题,聚焦核心素养,将“做中学”的理念切实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在低段组的课堂上,教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游戏和故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一课中,教师让学生们用塑料袋兜空气、将空气注入水中观察气泡,体会空气的存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发现了空气的奥秘,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段组的课堂则更具深度和挑战性。教师们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光是怎么传播的”一课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了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的实验,如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砖中的传播情况,利用激光笔和不同介质进行直观观察。他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现象,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赛后研讨:交流分享,促进共同成长
赛后,参赛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收获与体会,同时也坦诚地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的教师表示,通过这次竞赛,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今后将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教学环节的逻辑性。还有的教师提到,在与不同班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次竞赛,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在竞赛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此次竞赛也激发了教师们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信丰县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