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家长必看
上传单位:管理员发布日期: 2024-04-22
阅读:2242字号:[大 中
小]
分享
1、4种不恰当的惩罚方式
尤其是那些胆小、敏感的孩子,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真的,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前不久,浙江一个小女孩和弟弟吵架,小孩子之间起争执很正常,可爸爸当场打了她5个巴掌。“他(爸爸)打我这5巴掌,我这一辈子都记在心里。”在民警的协调下,小女孩要求爸爸向她道歉就可以原谅,爸爸也当众道了歉。打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原谅也很容易,可在巴掌落下来的时候,你想象不到孩子会记多少年。如果孩子因为恐惧选择了服从,父母还会误以为打骂的效果立竿见影,然后不断强化:“看来只有打你最管用!”从而越来越偏离正确的教育,耐心教育孩子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最后演变成上来就打。打骂表面上是惩罚了孩子,可背后何尝不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因为知道,孩子不会反抗,因为知道,孩子只能依附父母。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消极后果。比如,你跟孩子约好晚上6:30吃饭,结果孩子沉迷看电视,喊了一遍又一遍“该吃饭了”,他就是不来。等到大家都吃完饭了,孩子饿了过来说要吃饭,就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咱们说好的6:30吃饭,你没有按时来,现在饭没了,所以不好意思,你今天没有饭吃了。妈妈理解你现在很饿,但是你只能等到明天早上吃早饭。”看动画片和孩子不按时吃饭,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也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我没有按时吃饭,就不能看动画片?如果一个孩子在家经常受到惩罚,身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要么变得自卑怯弱,要么变得麻木,更加不服管教。“尽管父母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力,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有你好看。2、
人民日报:9个科学惩罚方法
惩罚孩子,不是要和孩子进行权力的争夺,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引导他做正确的事。——在孩子的行为之后增加一个后果,用来匹配他的行为程度,并让他意识到犯错的后果。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不需要大喊大叫,只需要告诉孩子打扫干净,再重新倒一杯就好。而且,孩子们千差万别,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找到适合孩子的惩罚方式。比如,对胆小、不敢发言的孩子,就可以引导大声朗读。人民日报总结了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照着做,相信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犯错从来不是问题,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犯错,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契机。不当的惩罚,即使赢了孩子,可孩子内心不服,只会把他们推得更远。点亮在看,为人父母,请放平心态,摆脱粗暴、不当的惩罚。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教会孩子认罚,认错,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