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为什么老是分神?如何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附科学测试)

上传单位:管理员发布日期: 2020-12-30 阅读:3352字号:[   ] 分享
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上课不能集中精神,总是走神。


但孩子也很委屈,说自己每次在上课前都反复告诫自己这节课很重要,并下定决心认真听课。但每次都会神游,因为分心,经常忘记老师讲到了哪里。

在一次次的循环往复中,孩子学习热情一次次被打击,怀疑自己的成绩是不是真的没救了。


实际上,走神并非我们的意识可以简单控制的,它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学习环境(在干净整洁、大家都认真听课的环境里更容易专心)、生理疾病(注意力缺失症)、及事情重要性(潜在地认为这节课根本不重要)、休息不佳(昨天晚上熬夜以至于没有精神)等都会影响走神。

走神的本质原因是“信息输入难度与你目前的信息消化能力不匹配”。
 
关键词一:信息输入难度。
对应到课堂之中,就是指课程对于孩子的总体难度。
如果课程过难,比如数学基础不好的孩子突然接触新的内容,例如几何,就会觉得理解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脑力消耗迅速,过不了多久就会注意力涣散,神飞天外。


而如果课程过于简单,比如孩子明明早就会背这首古诗了,可老师孩子讲解这一课,孩子就会倾向于分神,把注意力分配给一些课堂外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王者荣耀的新赛季。

关键词二:信息消化能力。
同样的信息难度,对于不同的人,显然消化得不一样。
可以假定一个孩子大部分时间段的信息消化能力为100%状态,但一些活动会造成状态下滑,比如熬夜通宵会让孩子只有60%的状态,再比如听完一个两小时的讲座,接受完大量信息后,会只有40%的状态,这种时候,孩子就会容易走神。

如何解决上课走神的问题?
方法一:控制信息输入难度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异,就要增加难度挑战,避免课堂知识的难度过低导致孩子分心走神。例如当孩子数学成绩好,可以在遇到已经非常熟悉的课程时,适度做一些有挑战的试卷或者习题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近段时间学习下滑明显,特别是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就有可能是所学的课程内容难度提高过快,孩子接受出现困难。
 
这时候,就应该重点做好课前的预习,提前了解知识,降低课堂临时消化吸收的难度。这个时候,家长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并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方法二:保证信息消化能力

恰当的课间休息与记概括性笔记的方式,可以帮助保证消化能力。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很多会盲目利用课间时间学习,可是人脑总是需要休息的,不是在课下,那就是在课上。若不在课下放松,那你一定容易在课上走神。
课下的休息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脑力,还可以帮助消化与巩固知识,一举两得。
 
记概括性笔记是另一种提升信息消化能力的好办法。
记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积极调动脑力,有助于我们整合复杂信息,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得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随时提醒自己正处于听课的状态,减少走神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笔记要概括地记,而不是将老师讲的每一点内容原封不动地抄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老师讲的重点,调动自己大脑的信息整合能力。


那么怎样知道孩子注意力水平呢?
除了父母的细心观察,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科学测试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