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和联系

上传单位:信丰县第九小学发布日期: 2023-10-12 阅读:1010字号:[   ] 分享

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公开课大多追求的是暂时效果,而常态课追求的是长远效益。暂时与长远的不同目标,自然会影响同样教学内容的不同取舍。公开课执教者,要力求使听课者了解教者对教材挖掘处理得如何全面、具体而深透;常规课执教者,要考虑到知识的前后连贯性与教学的浅深梯度性,或许将本节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淡化或舍弃,这可能是因为这个知识点已在前几堂课中讲过、练过,已被学生掌握,或者计划放在后几堂中去强化。

2.公开课大多追求热闹表现,常态课重在教学的实效。公开课是执教者才能的展示舞台,因此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展示执教者良好的素质,最大限度地使课堂“热闹”起来。于是学生发言要多、讨论要热烈、朗读要响亮……而常态课重在每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得,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常常需要冷场,让学生静心地思考,让学生独立地作业,让学生默默地看书,真正讲究精讲多练……

3.公开课大多讲究课前沟通,而常态课关注课后的落实。在其他班级执教公开课,大多注重开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并且讲究上课导入时的开场白,注重上课热身、前奏、序曲和铺垫。绝大多数执教者对下课之后的效果、作业就不再过问,好像这就不是他们的事了。常态课,由于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便省却了课前的许多客套与前戏,更加关注课堂的掌握情况、落实情况,课后的作业情况。

(二)联系

1.常态课是基础,公开课是目标。常态课的随意性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通过公开课来把常态课需要解决和提升的问题的蓝图设计展现出来,供听课人反思、研究、学习和借鉴。这种公开课的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和基础是来自于常态课的,其研究践行的教育教学新思想、新手段、新模式等最终还是要回馈给常态课,并引领常态课的发展。所以说,公开课是为常态课的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只有常态课的质量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公开课是教师培训的大舞台,常态课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公开课之所以可以公开展示给大家看,就是因为它承载着教育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每一位主讲人都力求将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先进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公开课”来展示给大家,以引领大家向前进。尤其是能够承担示范性公开课任务的老师又都是从“常态课”走出的教育界精英,他们的经验和体会,一定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所以公开说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教研平台,学校教育不能没有公开课这种教研形式。

但归根结底,常规课还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是要靠提高每一名教师的每一节“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来实现的,这一点是无法通过几节“公开课”来实现的。

3.倡导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倡导公开课“常态化”,是要倡导放下“枷锁”,以平常心对待公开课,多关注学生的“学”,培育真正生长的课堂。倡导常态课“公开化”,是要倡导以公开课的态度准备每一节常态课,让常态课更有温度,更有深度和效度。

真实性的课堂教学,更需要关注“常态课”,呼唤公开课回归常态化、优质化。一堂优质的常态课,功夫不仅在课内,而在课外。优秀教师的成长都走过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学法和反思的改进之路,如此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机智和教学风格。

提高教学质量,是个硬头货,容不得花拳绣腿,只有真实的教师、朴实的学生和求实的课堂,才能让听课者有真实可看、实用可学和模式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