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埠镇明德小学徐信莲老师转载推荐)
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于1998年发起的节日。节日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及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国际不打小孩日”的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也许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在亲子的相处中,父母们经常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对孩子行为上的不理解。有时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处于失控边缘,但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请记得不要随便用暴力解决,更不要“冷处理”,放任孩子!保持“温和而坚定”,才是为人父母最好的模样! 温和而坚定,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要随意打破。这样它才能发挥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执行规则过程中,家长最好能做到“温和而坚定”。 所谓温和,不仅仅体现在语气柔和、表情温和,更要做到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理解和认同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也不是“毫无余地”,而是守住一个“底线”,不能出现,但线内可以灵活。 情况允许时,给孩子提供选项,比如: 我知道你不想刷牙,而我可以陪你一起刷。 我知道你还想再玩,但现在到上床时间了,你想听一个睡前故事还是两个? 通过一件件的小事,让孩子逐渐懂得规则的重要,逐渐对大人放下“戒备”。 温和而坚定,帮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孩子一旦情绪失控,大哭大闹,或者口不择言,都会使得坏情绪迅速蔓延,传染给周围的孩子,甚至是成人,从而引发情绪大战。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一面“镜子”,自己要先学会控制情绪,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不要“以暴制暴”,你吼我也吼。必要时,深呼吸或逃离现场,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不在愤怒和激动中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地,孩子也会逐渐学会情绪的控制和自我疏导。 温和而坚定,减轻孩子的对学校的抗拒如果孩子对于去学校这件事心存抗拒,父母也不要强迫或威胁,因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可以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们可以一起玩;老师们都像爸爸妈妈一样好,那里有很多你喜欢的玩具。引导孩子去学校时,态度和语气一定要温和而坚定,多描述一些学校美好生活,逐渐引导孩子产生期待和向往。 无论是孩子的情绪问题还是行为问题,对于父母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无论何时,都要有接纳孩子情绪的胸怀,同理孩子感受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意识,教育立场和态度的坚定。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养育中的各种问题,与孩子一起改善,一起成长,也是为人父母的自我修行!写在最后 马上就要到“国际不打小孩日”了,打骂行为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无可估量!家长朋友们,我们要以科学、温暖的方式育儿,用爱拥抱和温暖孩子的童年。家校共育网特别发起#国际不打小孩日#主题活动,家长们动动手指,保存海报发送到朋友圈,一起倡议用引导和尊重代替打骂与体罚,抵制暴力教育,用宽容与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特别福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心愿。 儿童走失、交通意外、校园欺凌、网络成瘾……当意外伤害来敲门时,孩子和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本套《儿童安全成长指南》视频课程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共同打造,通过趣味情境引入+知识讲解,为家长提供系统、科学、全面、实用的儿童安全教育知识以及指导方法,帮助儿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辨别危险的能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