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动我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提升科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4月29日,信丰县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竞赛在信丰县第九小学成功举办。
比赛过程中,来自全县32所学校的参赛教师围绕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他们不仅详细阐述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还注重对实验创新点的挖掘以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教具展示和现场演示,充分展现了参赛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全县各小学部分科学教师积极参与竞赛观摩。此次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竞赛,为信丰县小学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升全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号:史名联《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优点:运用学生实验视频,教学环节紧凑完整。
不足建议:处理视频噪音,避免直接给出结果,减少枯燥讲解,突出实验创新,强化控制变量教学。
2号:徐庆梅《影子的秘密》
优点:有学生实验记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课件直观,视频丰富,联系生活。
不足建议:打造实验亮点,减少对网络资源的依赖,增加自制教具与自录视频,提升实验趣味性。
3号:郭秀英《风的成因》
优点:实验创新,融入AI技术,实验装置高级巧妙,开展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际。
不足建议:熟悉教学内容与稿件,现场展示实验,特写学生实践过程,精简教学内容。
4号:钟玲玲《点亮小灯泡》
优点:教师实验展示熟练,利用AI导入,实验器材创新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清晰流畅。
不足建议: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布置生活中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巩固知识。
5号:李媛《磁铁的两极》
优点:实验环节规范,板书设计生动形象,教师说课熟练,教学方案安排合理,能对条形磁铁断裂情况分析验证。
不足建议:强化实验创新,克服紧张情绪,优化磁力定义的引出方式,增加实践教学评价。
6号:王丽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优点:师生实验操作多,组织小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注意事项恰当,结果呈现良好。
不足建议:增加实验物体进行验证,联系生活现象,提升内容表达的流畅性。
7号:宋栋辉《增加船的载重量》
优点:深化排水量实验原理,双人实验清晰明了,使用自制教具。
不足建议: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优化课件制作,课件字体太小,统一课稿与课件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8号:张红梅《点亮小灯泡》
优点:使用实验记录单,AI贯穿教学,教师实操演示,小组合作实验,拓展实验内容。
不足建议:加强实验设计创新,精简教学介绍,优化教学设计,确保内容科学合理。
9号:钟燕《影子的秘密》
优点:实验装置简单展示原理,板书课件精美,自制教具实用,联系生活,游戏激趣。
不足建议:拓展实验内容,细化实验过程阐述,增加实验器材,丰富实验形式。
10号:刘诗兰《我们来做“热气球”》
优点:改进原实验,学情分析细致,借助图片动画,优化实验,让学生做中学。
不足建议:细节要着重强调
11号:傅海婷《声音的强与弱》
优点:改进实验不足,借助先进设备,创新度高,实验现象可视化。
不足建议:开放应用设计,提升板书设计质量,更好辅助教学。
12号:古小凤《热在水中的传递》
优点:创新实验及步骤思路清晰,小组合作,用高锰酸钾效果好。
不足建议:生动呈现实验现象,补充分组实验,丰富教师语言,调整温度计高度。
13号:徐劼《点亮小灯泡》
优点:教学逻辑清晰,说课详细流畅,教学环节完整,融入AI知识。
不足建议:可展示灯泡不亮原因及连接方式,创新实验,呈现实验过程,内容过于随意。
14号:陈元萍《我们来做“热气球”》
优点:创新实验器材与装置,直观感知热气,多方面改进,现象可视化。
不足建议:借助装置辅助排烟,调整感温油墨位置,布置家庭实验,用白板展示温度显示变化。
15号:徐婷《点亮小灯泡》
优点:延伸制作简易电路,任务驱动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实验目的明确。
不足建议:重点强调点亮原理,展示灯泡连接部位,加深学生理解。
16号:李艳《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优点:实验创新合理,教材分析全面,从小学阶段整体考量。
不足建议:设计板书,多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优化实验现象呈现。
17号:江峰《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优点:导入有趣,结合传统与创新实验,实验效果明显,步骤清晰。
不足建议:简化实验原理讲解,使其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
18号:郭丰华《物质的变化》
优点:创新实验记录单,学科融合,实验有趣,有课堂实验评价。
不足建议:现场展示扎染之美,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实验魅力。
19号:万君《简易电路》
优点:教学设计流畅,分组实验保证学生都有动手操作机会。
不足建议: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增加创新点,熟悉文稿,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20号:庄传发《水结冰了》
优点:改进实验装置探究原理,注重现象细节,用饱和食盐水。
不足建议:讲清结冰变化过程,设计板书,缩短结冰时间,规范测量点标号。
21号:杨萍《热在水中的传递》
优点:改进传统实验,数据支撑充分,分析并形成统计图,效果可视化。
不足建议:提升科学活动应用效果,简化分组实验与作业设计,优化操作,可添加板书辅助。
22号:叶青青《热在水中传递》
优点:改进实验装置,实验层层递进,有观察和实验现象记录。
不足建议:将高锰酸钾放至加热点,规范仪器连接,明确变化类型。
23号:曹芳芳《磁铁的两极》
优点:用磁粉观察磁力,实验联系生活,使用常见材料。
不足建议:增强教师语言感染力,增加对照实验,强化实验效果对比。
24号:黄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优点:改良实验记录单,用面粉使实验现象更直观。
不足建议:对比斜面高低影响,增加收纳装置清理实验面粉。
25号:肖芳玲《点亮小灯泡》
优点:记录单展示连接线路,教师熟悉课件,有自制教具,作业分层。
不足建议:讲解灯泡结构,增加点亮操作和分组实验,完善教学环节。
26号:廖宝燕《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优点:改进实验装置,有补充视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不足建议:让实验现象更明显,现场演示并呈现实验结果,增强说服力。
27号:梁丽《产生气体的变化》
优点:白醋小苏打实验严谨专业,改进后效果显著,思路科学。
不足建议:补充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28号:贺宏宇《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优点:实验设计有趣,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对实验熟悉。
不足建议:减少理论讲解,优化实验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升华教学主题。
29号:卢毓凤《产生气体的变化》
优点:改良装置可生动演示气体收集过程。
不足建议:规范实验操作,设计板书,在火山喷发实验加红色色素。
30号:钟海燕《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优点:实验任务明确,对比有效,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效果明显。
不足建议:创新课堂导入,优化线圈匝数实验,减少视频展示,增加现场演示。
31号:刘光旺《摩擦力之“气垫船”的奥秘》
优点:引导学生想象,器材准备充分,培养创新思维。
不足建议:深化气垫船原理理解,增加应用案例,规范测力操作。
32号:谢丽鑫《用沉的材料造船》
优点:实验材料创新,利用旧物和3D打印,有评价明细表。
不足建议:精选重点展示,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实验关键环节。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