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师德榜样】用“三只手”书写一年又一年的坚守 ——信丰四中刘冬英师德先进事迹

上传单位:信丰县第四中学发布日期: 2024-05-18 阅读:1643字号:[   ] 分享

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为培育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信丰四中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展播在工作中积极履职尽责、廉洁从教、勇于担当作为的优秀师德典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刘冬英,信丰四中英语教师。赣州市第七批骨干教师,信丰县第七、八批骨干教师。从教21年,分别在2007年、2017年、2019年被评为“信丰县优秀教师”,2023年被评为“信丰县最美教师”,多次获省、市、县竞赛奖励。2008年进入信丰四中以来,连续数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长,教学成绩突出。


她,从乡村出发,带着一个师者之梦,奋勇而来。因为梦想,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更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任劳任怨。21年的从教生涯,她用严谨诠释知识的璀璨,用热情浇灌花朵的成长,用耐心去唤醒那些顽皮的云朵。15年的毕业班教学,她始终坚持“业精于勤”,勇于“动手”,乐于伸出“援手”,善于“拍手”,用“三只手”书写一年又一年的坚守。


动手——守望云端,师泽如光

英语犹如一扇窗,老师需要仔细研究窗户的质地、纹理、构造,更要有意识地推开窗户,带领孩子们去看窗外的世界。在过去的21年里,刘老师和孩子们不断探索窗外的世界,也勇于革新教室里的精彩。她不仅关注课堂上教了什么,也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她重视学生的成绩进步,更关心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健康;她坚信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时刻,她巧妙地浇灌、守护着每一朵花儿的成长与灿烂。因此,日复一日的交流、一叠叠作业批改、一次次课堂教学问题反思都是刘老师与孩子们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室内、走廊上、校园里,随处可见刘老师与孩子们交流的身影;语法怪题、解题技巧、傲娇的小进步、又一次的停滞不前,还有青春期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都是孩子们与刘老师分享的常谈......



于是就有了毕业若干年之后,祥荣同学在朋友圈晒出:“Thanks, the important person---Miss Liu, that changes the course of my life. ”从来就不相信自己自己能越过英语这座大山的小辉同学在中考后也给刘老师留言:“Thanks for your patience, my English has improved a lot. I’ve really made it. It is you who helped me to be more confident about English. ”学铭同学说道:“Miss Liu is not only patient, but also friendly. ”那个曾经的小调皮——斌哥,毕业多年后,也特意打电话说“终于明白您当年严厉背后的用心,虽没有学好英语却一直谨记于心——一定要踏实做人,勤勉做事.....”孩子们侃侃而谈诉说的是对刘老师的感恩,也让刘老师一直谨记: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只是花期早晚的问题。


援手——青蓝相助,友爱无痕

21年的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地“向上而生,向下扎根”的同时,刘老师也热心地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蓝结对、课堂诊断、竞赛磨课、下乡送教、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我们都能看到刘老师与授课教师倾心交流对课堂细节的敏感、设计、实施、反思、重建意识以及个人心得体会;帮助青年教师理思路、研学情、树目标、找方法、探策略、连环节、挖价值,建立清晰、富有个性化的授课模式;引导他们在即兴中创作,把课堂当作作品创作的过程,不轻易复制,不随意模仿,真正明白教师的使命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在课堂。同时也鼓励年轻教师不断在试错中完美,养成在试错中重建教学的习惯。最终激发老师们的教学激情,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思维,在课堂上活出自己的生命之体验、生命之光影。


拍手——教研激励,汇聚星河

常言道: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多年的教科和教研组工作中,刘老师坚信“力量生于团结”。因此,在各项教研工作中,她重团结、善团结、能团结,团结学校同仁,共同攻坚学校教研“瓶颈”。针对学校多数教师“只教不研”的现象,她通过一年一度“青蓝杯”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大赛、课堂诊断、推门听课、师资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引领、激励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教研、快乐教研,逐步让老师们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明白教研的力量是知不足而后起,教研的力量是助自己破千难,教研的力量是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研的力量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做好教研才能真正地做一个教学的“明白人”,真正明白教研需要教师先研究自己,不断更新自我认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


此外,在多年的教研组长工作中,刘老师更是常怀“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心态向同仁们学习请教、率先学习新课标知识、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攻研,不断对自己“充电”,并积极分享所学,引领老师们更新理论知识、探讨交流感悟。在多年的努力下,刘老师和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探索并总结了适合我校英语教学的读写整合、话题复习教学模式。在“双减”背景和新课标的助推之下,刘老师也带领我校部分老师一起尝试探究作业分层设计省级课题研究,并圆满结题。在各种教育教学竞赛的磨课和准备中也“倾情相授”,和英语组一起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流年似水,芳华易逝,作为80后,眼看青春就只留一个尾巴,虽也害怕岁月无情老去,刘老师却更欣喜于自己在这些年的沉淀能得到如此喜人的回报,无悔于这些年的坚持付出,亦清楚地知道未来的教育之路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