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动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深化发展“创新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大阿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大阿镇教育教学质量。大阿中心小学于9月22日至9月27日开展了为期五日的素质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分为示范课、说课、评课、专题研讨、经验介绍、讲座六个环节。
第一节课由李秀华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李老师引入课题部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具体位置,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李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
第二节课由朱惠莲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亿以上数的读法》,示范课上,朱老师从万以内数的读法导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并观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合作探究环节,各小组学生讨论热烈,朱老师巡视精准指导,巧妙地突破了含有两级的数中间或者末尾有零的数读法这一难点。整个课堂上,师生情绪饱满,有序高效,完美诠释了创新教学法的魅力,给观摩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节课由刘青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太阳》。《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特点,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太阳》这篇简单而平实的说明文,老师从动画导入入手,吸引学生注意,作为单元开篇课文,刘老师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再加入一些训练内容,学生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结束了愉快的40分钟。
第四节课由邱让花教师执教三年级语文《总有倒不了的老屋》。这是一篇来自“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邱老师先让孩子们看图猜故事情节,唤醒大家的阅读期待后开始了本课的教学。在“学习预测”板块,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题目、插图、内容等学会有依据地预测故事,为接下来的“尝试预测”打好基础。合作学习时学生积极开展预测,并通过验证发现只要有依据,怎样预测都可以。在层层深入的学习中,学生能灵活运用预测策略,做一名积极的阅读者。
第五节课由梅元元老师执教一年级《b p m f》,梅老师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从情境图入手,采用儿歌练字音、联系生活记字形等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声母b、p、m、f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课堂中,老师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孩子们积极互动,寓学于乐。梅老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知识时能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展现她独特的教学魅力。
第六节课由李雪青老师执教《0的认识》,李老师先从复习旧知识导入入手,通过展示图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让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数学达到生活化为目的。语言亲和,课堂气氛既生动又活泼。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第七节课由黄可心老师执教《What’s he like?》,黄老师以一首轻松活泼的英文歌曲“Who is your teacher?”开场,带起班上活跃的气氛。再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以描述听课的新老师为切入点,复习了之前学习的单词和句型。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新单词,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示范课结束后,语、数、英、道组随即深入开展组内教学研讨,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商讨“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学生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策略。与会教师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教研活动“实在”且“实效”,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活动安排了专题讲座,各主讲人精心准备,以“教材中的难点问题及教学策略”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且读且思解文本,去尽浮华寻本真。“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教师注入了新的理念,同时,为《新课程标准》带去了新内涵。因此,在评课活动结束后,由各学段七位老师分别解读不同学段的《新课程标准》,以此为契机,深化认识,深刻理解,深度结合,深入实践,让教学变得“有理有据”。
风雨绸缪勤学练,求实奋进铸新篇。此次“双减”政策下的素质培训活动,如温柔的秋风,为教育教学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全体教师将以匠心致初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切磋琢磨,砥砺前行,让每一堂课都生动精彩,让阿小孩子们沉醉于知识的海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