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法,三驾马车齐发力 ——大阿中心小学举行音体美学科提升教研活动

上传单位:信丰县大阿中心小学发布日期: 2021-10-25 阅读:1949字号:[   ] 分享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袅袅凉风起,一年最好时”.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要求,着力打造多元艺体课程教研共同体,扎实推进“双减”背景下学校音体美工作,进而构建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近日,大阿中心小学举行了“强师提能,强课提质 ”音体美学科提升教研活动,学校全体专兼职音体美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音乐课上,邱红怡老师执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课。邱老师详细讲解了国歌和队歌的发展历程,结合一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国歌和队歌的重要性以及象征意义,课上,学生通过视、听、唱、演等多角度感受歌曲雄壮磅礴的风格,体会歌曲蕴含的革命先烈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和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一边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一边跟随旋律自主歌唱,师生为革命精神所感,跟随着音乐,形成了共鸣。课后,学生表示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唱响国歌和队歌开始,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


体育课上,江松涛老师执教三年级《跳绳》一课。课上,江老师对原地并脚跳短绳进行讲解和示范,阐述了教学思路与练习手段,将教学内容分为选绳、握绳、摇绳、跳绳四个部分,很好的使跳绳动作简单化,由简到难,细致入微。在练习中,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练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快速跑的技术动作,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江老师还通过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整节课中,老师热情善教,学生积极善学,课堂充满了张力与活力。


美术课上,肖华老师执教二年级《会变的小手套》一课。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观察手套特征,思考感受质感和线条之间的关系,将触觉、感觉和绘画表达融合在一起。在课堂中,肖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手套的特点,语言优美,学生仿佛置身于手套的世界。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及与学生之间趣味的互动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趣味的美术课。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老师的讲授,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整堂课气氛愉悦,学生创作兴趣浓厚,作品展示效果显著。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观课后,音体美专责教师齐聚一堂进行研讨。学校工会主席袁斌主持教研会议,授课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详细介绍说明,观课老师们针对课堂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肯定了讲课老师的可取之处,又对上课老师的不足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研讨会上,郭新生校长充分肯定了研讨会上教师所取得的交流成果,高度评价了三位示范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高效课堂,指出“双减”背景下我们应算好课堂的“加减法”,做到“强师提能,强课提质”,以“三曲”同奏之音助推“双减”入耳入门落地。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此次音体美教研活动,既是对过往教学的重新审视,也是在“双减”政策下对未来课堂教学的全新展望。“提质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学校教师将持续发力,一如既往把“创新教学法”模式贯彻到“双减”背景下课堂的始终,立足课堂研究,深耕教学艺术,不断锤炼教学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久久为功,切实将“双减工作”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