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的“九大陷阱”,家有中学生请务必警醒!

上传单位:管理员发布日期: 2020-07-09 阅读:2448字号:[   ] 分享

中学成绩不理想,有可能仅仅因为掉进了学习的“陷阱”。

同学们自己对照看一下,如已入坑,赶紧爬上来!

微信图片_20200709081154.jpg

01

埋头题海战术,忽视总结思考

题海战术是大家最容易落入的“陷阱”!

很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

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除了极少数看一眼公式就会做题的神人,绝大多数人肯定得在题目中理解和体会知识,掌握其运用方法。

区分“做题以提高知识水平”和“题海战术”的关键点,就在于你做了题之后会不会进行思考总结。

一定数量的题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通过其他方式如何考到同一知识点。

▼解决方法:

在有了一定题量的基础上,你已经通过做题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此时就可以通过认真思考和整理错题,针对原来的薄弱环节不断强化。

如果去做新题,可能要做数倍的题量才能找到相应的薄弱点。

因此,从弥补知识点漏洞的效率而言,思考旧题远胜于刷新题。

当然,刷错题也不能一点新题都不做,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新题来保持做题的“手感”(速度、准确度)。

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刷旧题与作新题的比例。

在复习阶段,可以旧:新比例在1:1左右,而在冲刺阶段,旧:新比例,安排在2:1或3:1左右。

许多同学抱怨整理错题本花时间太多,就为这个也不想整错题了。

其实错题不一定非得抄到本子上,我们更推崇的方法是“错题索引”——把平时做的练习题、试卷装订好,将自己犯过错的地方登记在一本册子上,复习的时候按照册子找原来的题目即可。

错题本重在归纳、总结自己的薄弱环节,最重要的是自己用起来省时省力。

02

否认老师,忽视课堂

尖子生很容易犯这个错误。

因为尖子生已经领先于很多人,而老师的课堂讲解多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程,所以尖子生理所应当地认为老师的讲解已经不适合自己了。

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高考状元最注重的都是课堂听讲,而不是为了赶进程,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

老师的授课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引导你联系不同的知识,也可能会反复强调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而且很多同学表示,不听老师讲课,不受干扰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个几乎做不到,还不如跟着老师的思路好好走。

▼解决方法:

课堂45分钟内,要时刻保持着跟老师的思想交流。

同时听课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于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应该仔细地听老师讲一遍。

很可能你的理解与真实情况有出入,就算没有问题,与老师的理解相互印证也是很好的。

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主动,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

老师的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

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只有自己经过了深度思考,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以不变应万变,题目变式不会把你吓倒。

03

熬夜补时间,忽视零碎时间

熬夜是每个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

白天要上课,晚上回到家写完作业还要自学到很晚。

有些同学高效率地完成了作业、预习,然后及时睡下了;有的同学学习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但其实熬夜并不可取,不仅影响睡眠,容易疲劳,也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成绩也可能会下降。

▼解决方法:

既然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不能变成25小时,那么就只能把琐碎时间善加利用。

比如上学放学路上,可以借助手机等工具听些英语听力或其它音频资料。

但自己骑车的同学还是集中精力看路况,不能为了学习,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

成功的学霸,或者逆袭的学渣,往往都抓住了零碎时间。

在看似饱和的状态下,还有许多隐藏时间,比如睡前、洗漱、走路、等车、坐车、课间、饭前10分钟……

你没有意识到这也是时间,是因为在这些时间里你根本不思考。

什么是学习?不是趴在书上,而是思考。只要你还在思考,你就是在学习。

04

闭门造车,忽视老师同学

有点同学只是单打独斗,忙于自己闷头复习,有了不会的题也不去问同学问老师,有了压力也不去倾诉排解。

▼解决方法:

交流在学习中十分重要。漫无目的地单打独斗,这是学习大忌。

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解题思路的梳理,独立用功、深入思考固然重要,但借鉴同学的经验和获得老师的指点,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复述基础知识时,如果两个人一起复习,相互提醒,相互补充,比一个人单独复习会更加有趣,也更加有效。

在梳理解题思路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会使自己豁然开朗。

因此,大家学习时不能固步自封,要寻求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可以有效利用在校时间找老师指点,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

在学习的间隙,与同学针对某一知识点或热门话题,互相提问和探讨。

这样不但能碰撞出不同的观点,还能帮助加深记忆,更有助于压力的排解。

05

拼命三郎,忽视劳逸结合

很多同学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多,甚至牺牲了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但效果、学习成绩也没有比正常作息的同学好多少。

学习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而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味紧绷着学习这根弦,势必会为心理和生理增加重负。

▼解决方法:

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上轻松、愉悦的感觉。

只有为自己不断加油,才可以充满信心地投入到长期的学习中。

认真专注地学习固然重要,我们也不应因此而放弃生活中学习以外的事情。

很多状元也会在零碎时间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片段;晚自习课间会去跑步,让自己放松一下,顺便增强体力。

千万别以为学习不需要体力,其实思考是非常消耗体力的过程。

为什么最后一道大题有的人能连续想深想透,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而有的人就是无法突破这个瓶颈?

除了知识上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思考力——没有充沛的精力支撑,大脑根本想不了那么深。

06

患得患失,忽视测试本身的意义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所有考试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最终的中、高考减少问题。

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甚至觉得痛苦,对写作业、考试都是想尽办法逃避。

但是越逃避、越不愿面对,就越难学好。

还有同学因为成绩差、很多题不会做、担心考不好等种种原因害怕考试,也因此无法专注、认真地考试,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考完后抱怨题太难,分数低,却不努力纠正错误,这样对他们来说考试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认真听完老师的课,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走,就会发现学习也并非多大的难事儿。

即使遇到难题、犯错误,也能坦然面对。

▼解决方法:

通过阶段性测试,你可以发现目前阶段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这些问题可能是知识方面的,应试技巧方面的,或者应试心理方面的。

如果一味沉迷于分数的多少,势必分散精力,浪费时间,还会让题目、知识点和心理失衡这些真正重要的问题被忽视。

所以,要明确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所在。

在之后的复习中,不去计较分数、名次,而是要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

07

爱钻疑难怪题,忽视基础题

有的同学喜欢钻研疑难怪题。

对基础题要么不屑一顾,要么一看自己大概会做就一眼而过,丝毫不注意自己可能会在书写步骤中出现的错误。

要知道,中高考试卷中,70%是基础题,20%是中档难度题,只有10%是基础题衍生的难题,如果把绝大多数精力投于疑难怪题,就会因小失大!

很多尖子生都说,中高考注重的是基础,重点知识点一定要做到无一遗漏。

如果平时没有打好根基,到了初三高三最后冲刺的时候就会发现,此时已经没时间对基础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巩固了。

▼解决方法:

掌握了基本考点和基本技能就等于拿到了基本分。

基本分是命题老师唯一可以“送给”考生的分数,所以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争取拿到的分数。

拿不全基本分,指望在难题上拿分,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尽可能在基础题中多拿分,甚至拿满分。

08

忽视全局,只抓个别知识点

中、高考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构成的知识网。

线运动离不开直线运动,电磁学运动离不开曲线运动,他们的共同基础都是牛顿力学体系。

导数离不开函数,离不开不等式,离不开数形结合,离不开方程。

电化学则离不开离子方程式,离不开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离不开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解决方法:

把握宏观知识体系更加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也有利于自己知识网络的完善。

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 脑海里能随时清楚地浮现基本规律和公式网络;

2.有意识地回顾容易忘记的内容;

3.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4.注意经常出错的问题。

做到这些,你就能对每一个知识板块都建立自己的体系了。

09

急于求成,学习规划完不成

学习时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同学会遇到这种情况: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但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甚至考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还要简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因为你太浮躁了,没有踏踏实实地思考问题。

浮躁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迈过这个槛,你就是赢家。

▼解决方法:

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

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的题“悟”一遍,穷尽一道题的来龙去脉。

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这叫“天天清”;

每周六都对这一周的内容回头看,做到没有疑问点,这叫“周周清”;

每月再巩固一次,这叫“月月清”。

如果上面的问题你都避免了,那么恭喜你,好好保持下去,戒骄戒躁,踏实努力,一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好结果。

如果你正好有上面所说的问题,不要急,牢记以下几点:

动脑子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别浮躁,别看不起老师,别因为死要面子而失去了学习真东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