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第七中学简志
一、校况综述
(一)办学历程
2014年8月,信丰第七中学在县城中学路11号、原信丰二中校址新办。学校占地面积44931.1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84.00平方米。
这一园区1969年开始办学,最初是毛泽东思想教育学习班,1972年1月改为信丰教育学校(信丰教师进修学校前身),1980年2月设在体育广场旁的嘉定中学对换,1984年8月,嘉定中学改名信丰县第二中学。2014年8月,信丰二中搬迁到城北信丰教育园区新校区,信丰七中在这里全新创办。七中的创办,缓解信丰县城区初中学校大班额办学压力,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信丰七中和信丰四中分片招收嘉定镇西江以南、县城桃江以西的小学毕业生就读。2014年8月经过考试,从全县选聘教师112名,9月招入1131名七年级新生,加上原二中代管的1098名七年级学生升上八年级,七中开办就有七、八两个年级2229名学生。2015年9月招入新生1051人,在校学生达3216人,选聘教师46人。2018年9月,共有学生3796人,教师171人。学校第一届领导班子来自7个学校,校长郭巍,党支部书记袁晓峰。
信丰七中从无到有,从走上正轨到特色初现,从汲取全县学校办学经验到确立“做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成绩可观,办学特色日渐显现,特色德育风生水起,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学质量声名鹊起,美丽校园逐步展现。
2014年9月学校创办以来,在全县教学质量抽测评估中,七中一直评估满分名列第一。2017年,真正意义上的七中第一届毕业生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在信丰中学提前招收实验班的200名新生中,七中人数最多,有66人。2017年中考评估,各项指标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2018年重点高中提前招实验班学生,七中继续取得优异成绩,56人被信丰中学录取,绝对数全县最多,中考各项指标也名列前茅。
4年里,七中获得赣州市文明校园、县文明单位、市毽球项目示范学校、全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目标管理评估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校风正,学风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校园文化
学校办学目标:打造首善校园,成就七彩梦想
校园文化主题:首善
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学风:善思笃行
教风:善导乐教
校风:从善如流
全县人民的厚望、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心,让信丰七中创办伊始就确立把学校办成全县最好的初中的目标。
全校师生在努力实现办“最好的初中”目标中,不断丰富和细化“最好”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七中都能得到赏识,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每位老师都能欣赏学生,幸福生活,快乐工作;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老师做最好的自己,自然成就了学校做最好的初中。“做最好的自己”,成了学校办学的关键词。全校师生围绕充实和拓展“做最好的自己”的内涵进行了大讨论,最终确立“首善”校园文化主题。
七中“首善”文化的内涵主要有4点:(1)学校原址是嘉定中学。“‘嘉’者,善也”。追溯以往,学校素有“善”的传统,沉淀了厚实的“首善文化”。“首善文化”传承原嘉定中学的文化传统,增强七中文化的厚重感。教师以人为善,关爱每个学生;学校以善育人,办好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2)“善”是美好的象征,有“完好”、“擅长”、“慈爱”“赞赏”、“友善”、“爱心”等含义,臻善达仁,切合七中“做最好的自己”理念。(3)七中学子像阳光的七彩,阳光普照万物,是最大的“善”——首善。学校提出“打造首善校园,成就七彩梦想”办学目标,师生的“臻善之旅”就是将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的“善举”落实成民生实事。(4)“善”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好切入点。“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内涵。《礼记?大学》云:“惟善以为宝。”《礼记?儒行》言:“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善”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为人处世的行为标准,对于涵养人的操守、教习人的礼仪、规范人的行为等具有濡染、引导、鞭策作用。
以“首善文化”为主题建设信丰七中校园文化,将首善文化全面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之中,打造首善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成就七彩梦想,是信丰七中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二、办学特色
学校内涵发展成绩可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构建学校的育善环境文化、首善课程文化、七彩班级文化、百善行为文化、和善管理文化中,打造富有七中特色师生精神风貌。
特色德育风生水起。持之以恒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做到全员育德、课程重德、习惯养德、文化润德。集会有序疏散、列队放学成为学生自觉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融入校园一草一木和师生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积极推行“三导五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七中特色的“臻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创办初就开始探索的“学生校内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日”活动,逐步完善,升级为“臻善实践体验课”。在实践体验的一天中,学生体验学校“管理者”角色,学会换位思考,以善待人,实现自我管理。
“文化校园”多姿多彩。设置“配乐书法练习课”,“练字练心,立字立人”,扎实开展书法进课堂工作。坚持每天诵读经典,晚自习前集体诵读《弟子规》,在潜移默化中推行百善行为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特色跑操活动,丰富中午大课间活动内容,下午课外活动专项指导,在快乐跑操中展现七中师生独有的精气神。重视社团组织建设,丰富社团活动内容。2018年秋将社团活动引入课堂,每周安排一个下午,一个年级20多个社团同时活动,每个学生参加一个社团活动。
创新学生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路,建立和不断完善“七彩阳光少年”评选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中做最好的自己,在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出彩细则》引导下,学生用《我的出彩手册》量化并全程记录每件出彩的“小事”和每个出彩的细节,根据出彩情况评选出班级出彩少年,然后推荐到年级评出学校阳光少年,每学期开学典礼时由校长颁发学校最高荣誉——“阳光少年勋章”。
三、大事记
1.2014年8月,信丰七中全新创办。
2.2015年7月,学校面向校内外公开征集校徽设计,9月,学校评审小组确定了学校校徽,拉开了校园文化建设序幕。
3.2015年10月,由县政府投资200万元的学校塑胶运动场升级改造动工;2016年10月26日,七中第三届校运会终于在本校运动场召开,结束了原二中历届运动会和七中一、二届运动会借用场地的历史。
4.2016年9月,校门改建,国庆假期结束后新校门投入使用,解决了师生进出学校拥堵问题。
5.2017年7月以“首善”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经不断提炼完善最终确立。
6.2016年8月,江西师大孙锦明博士来校做题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学术讲座,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教研活动创新。
7.2016年12月,在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建设综合研究与协同实验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信丰七中被定为省中小学学科建设综合研究与协同实验项目实验学校,是赣州市唯一获得此实验项目的初中学校。
8.2017年,信丰七中列为全县首批美丽校园建设学校。10月,学校七彩大道扩建、善文化主题广场新建等项目竣工,年底,楼宇文化工程完工,美丽校园初现。
9.2016年7月,荣获信丰县第九届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7月荣获赣州市文明校园称号。
10.2017年8月,邀请长沙教育学院唐良平教授针对性地作题为《教师职业幸福的钥匙》报告,激发全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反思和研讨。
四、获得荣誉
1.2015年10月,获县第六届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1名;
2.2015年12月,评为县中小学师训工作先进集体;
3.2016年3月,获县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2016年7月,获县文明单位荣誉;
5.2016年12月,评为省中小学建设综合研究与协同实验基地学校;
6.2017年5月,获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7.2017年7月,评为赣州市文明校园;
8.2017年9月、2018年9月,获评县中小学目标管理和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9.2018年9月,评为县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10.2018年12月,夺得县第九届中小学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1名;
11.2018年12月,获赣州市2018年度“洁厨亮灶”示范单位称号。
撰稿:曾尾龙
审核:郭 巍 熊玉珍
(节选自《信丰县教育志(198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