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学科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教研 >学科教学

2016全县名师讲坛暨中小学教学工作会会议资料2

发布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4616  时间:2016-11-25  

如何使用导学案

县教研室 曾晓红

     各位领导下午好!今天安排我给大家讲如何使用导学案,我诚惶诚恐,在坐的都是行家里手,我怎能在你们面前班门弄斧?所以,只能做一些抛砖引玉的粗活,给大家一点思路,引发更多的思考,产生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

我县课改以来,就有了导学案。怎样有效用好导学案,很多老师很困惑。导学案如同电脑,懂电脑的人,可以用电脑做很多很多事:计算,写文章,看电影,查资料等等,但是,电脑,对于一个不懂它的人,简直就是一堆废铁,如同绊脚石,让你苦恼让你忧。同样的道理,懂导学案的,就可以利用它为教学服务,为课堂锦上添花,对于不懂导学案的人,导学案也只能让你烦让你忧,根本谈不上欢喜,谈不上帮助。怎样有效用好导学案,下面从两个角度提出个人的意见。一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一是站在学校管理角度。

一、教师如何用好导学案?

1.目标在心。备课、上课、编写导学案,均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因此,在使用导学案时,教师必须对准目标,明确导学案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各个题目的编写意图。有了目标,才有判断的标准。

  当然,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但是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多样化的。这就是教学的多样化,导学案的个性化,才有千变万化的课堂!

  为什么提出二次备课?为什么导学案不是你心中的模样?就是因为学生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不同,选择达到目标的途径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对照目标,对他人的导学案进行取舍,进行优化,确定好适合自己班级的导学案,这就是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的依据就是教学目标、本班学生实际状况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习惯。

和教学目标无关的环节要删除,脱离学生实际的要删除,不能紧扣目标的要修改,难度太大的要降低,过程太繁琐的要简化,没有学法指导的要增加,等等。权利尽在各位教师手中。

   举例说明: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知识链接】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老张的哲学》中使用。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预习导学】

1.我会给带点的字注音。(目标1)

 蒙(   )古包         好(      )客 

同行(      )        似(            )乎    

襟(      )带飘舞              羞(      )涩(       )

2.我会读写下列词语。(目标1)

高歌   绿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丽      洒脱   迂回  疾驰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热乎乎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带飘舞

3.我会正确书写生字,我要把“毯 、吟 、襟、貌、羞、涩”这几个字多写几遍。((目标1)

【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1、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目标1)

2、课文围绕“草原”写了哪些内容。(目标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目标3)

2.自由读课文,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对草原的总体印象:(目标3)

空气(      ) 天空(    ) 

 草原(     )   人(         )

3.再读课文,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色笔批注自己的感受。(贴心提示: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脱离本节课教学目标)

【达标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目标1)

无边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   )的空气 

(   )绿毯     (   )的歌声

2、选词填空。(目标1)

静寂      安静      平静       宁静

(1)一丝风也没有,湖面很(         )。

(2)(       )的草原热闹起来了。

(3)雪夜,山村显得(       )而祥和。

(4)主持人站到了话筒前,会场立刻(       )下来。

3、我知道(目标1)

描写绿色的词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