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大练兵活动|《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信丰七中 胡丽萍

发布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1320  时间:2023-06-27  

走进教师这个行业,常常听到前辈提到“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的说法,说的就是教育界的两位名人-----李镇西和魏书生,这两老师有很多关于教学的书籍。近段时间,我阅读了魏书生撰写的《教学工作漫谈》,感触很深。

《教育工作漫谈》一共有四部分的内容: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和管理篇。目前我只阅读了教书篇和育人篇,受益匪浅。

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看了魏老师的教书篇中关于他那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让我发现了不少弊端。

我们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要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我感觉自己没有实现让学生减负的目标。在教室内,看到孩子们书桌里的各种书籍,加上自己课外布置的作业,我不禁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能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吗?孩子们每天7:20开始,到晚上10点,除了午餐和晚餐的时间,几乎都在学习,这么长的工作时间,我能坚持吗?我想假如我是学生,我也会出现讨厌学习,翘首盼望假期的到来的。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教学的对象抱着厌学情绪来学习,效率能高吗?效率自然是不如人意的。魏老师在七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在教学工作中的很多做法,我十分赞赏。例如对于语文教学,他注重的真正的培养学生如何去学习,他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自学整册教材,自学一类文章等。具体到教会学生掌握花粉文章层次的方法、教学生归纳中心是想的方法,较学生掌握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方法、词语的学法等等。他注重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个个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方法,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学生都能够轻松的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我想着这就是为什么魏老师经常出差,但教学工作从不落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作业布置方面,魏老师的做法也很独特,作业让学生自己留,没有统一的作业,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对于作业量则是由全班同学的投票,定下来,例如,他开始给学生定量完成500字的作业。这500字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内容,可以是课堂笔记、课堂练习,也可以是其他内容。魏老师的这种做法,放在我们现在的课改中,也是很可行的,他的这种做法,不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典范吗?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同一个班的学生,布置作业或者授课过程中,内容太多,怕后进生消化不了,内容太少,怕尖子生“吃不饱”,就作业这一项工作而言,魏老师的做法,我觉得值得借鉴。

对于考试,一直都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学生对考试是又怕考试,又希望考试。怕的原因是不知老师会出什么样的难题,怕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希望考试的心理则是想通过考试成绩老证明自己。在这样的矛盾中,学生就容易有心理负担。魏老师对于考试的处理,是把考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出题评卷。他这样的做法既达到了检测学生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正是我们常常强调的“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们现在也考试,但却没有这种大胆的尝试,以至于学生编出“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童谣。我希望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的考试方法也能相应的改一改。

《教学工作漫谈》中关于教书育人的很多方法,也值得借鉴。我看到魏老师关于如何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方法时,我深深的体会到,魏老师是真的在进行着一场“爱的教育”。我也曾担任过班主任,为如何管理后进生头疼不已,对于已制定的班级规定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心烦不已。从这本书中,我能想象出,魏老师所带的班级是一个民主的班级,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班级,更是一个充满爱的班级。他们班上的各项制度都是通过全班的投票通过的,甚至连教学上的重难点,学生也有质疑的权利。我们常说培养学生质疑能能力,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上也有质疑这样的一个环节,魏老师的课堂上没有这么明显的培养环节,但却在时时、事事上体现了这一理念。我想这比我们不断在课堂鼓励学生“质疑”会有更好的效果。魏老师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不写检讨书,而是让学生写说明书,描写犯错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幅画面。当时的教育局长问学生写检讨书和说明书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学生说:“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这就是教育的智慧,魏老师的说明书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被“逼”着认错,学生在心里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事实表明魏老师的教育手段是高明的、成功的。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又提高了写作能力,真是“一箭双雕”啊。反思自己的班主任经历,真是有太多的不足之处了。

这本书里的教育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我一定会继续阅读下去,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教学也充满爱、充满智慧,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发挥启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