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背课文?(谢虹)
发布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875 时间:2023-09-21
1. 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
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
背诵也要因文而法,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
2. 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先反复朗读,再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
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 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
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
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 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小学教材中很多诗文都是可以这样去背诵的。)
5· 示范激励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这办法是我经常使用的,用这招儿不仅震了不少孩子,也有效地防止了自己的记忆力快速衰退,哈哈)
此外,由于人们的记忆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学生开始练习背诵之后,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课文“千里马”;并让这些“千里马”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这样做,对于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6. 关联词提示法
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文章的内在联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一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7. 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