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校园安全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发布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1494  时间:2022-01-20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一、校园欺凌基本定义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二、主要表现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三、欺凌行为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

四、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1.寻求帮助:

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很多,常规的求助对象有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

2.保护自己:

被欺凌不需要懦弱,需要的正当合法并且有效的保护自己,逃避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后续的成长问题。性格的养成是众多小事件慢慢的积累而成,一个逃避问题的孩子,始终会遇到无法逃避的生活。

3.锻炼身体:

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是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团结同学:

统计而言最容易受到学校欺凌的孩子大多是孤单的,不能与其他学生很好交流的孩子。他们在学校中的存在感很低,不容易得到关注,所以最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团结同学是指融于一个平等的圈子,而不是降低自己巴结别人。

5.树立自信:

不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将被欺凌当做命运,不要自卑。在行为上思想上强大自己,不去畏惧凌霸,但是也不要将强硬反抗作为唯一的手段。旁观者叙述的并不是被欺凌者的实际情况,但是被欺凌者可以去学会复制旁观者的所作所为。

附件下载: 20校园欺凌安全教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