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二、和同学或朋友闹矛盾,怎么办?
1.加强交流。良好的同学朋友关系全赖互相了解,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就要加强交流,在思想和态度方面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2.关心他人。希望得到人的关心是基本需要,你越关心别人,自然而然别人也会更关心你,一但彼此之间互相关心,关系自然密切了。
3.宽容别人。“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
4.完善自我。同学朋友关系紧张的人,大都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应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
5.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与人之间适当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让彼此感觉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三、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1.多交朋友。小学生要多交朋友,可以交些笔友,经常书信来往;生活上要有比较要好的朋友,平时一起玩,一起学习。而且尽量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玩,要懂得关心小朋友,要懂得好的东西一起分享,要友善往来。
2.多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朗读比赛等,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打篮球、拔河等。
3.课上大胆回答问题。小学生已经开始懂得害羞,有时老师一提问就脸红,回答问题也不敢大声,感觉缩手缩脚的,不敢大胆回答问题。本来懂得回答的问题却不敢回答,怕答错。一方面,平时要大声说活,说话要自信;另一方面,同学相处时,要主动多交流。
4.遇到困难主动求助。自卑心理一般是长久积压的心理过程。平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弃,不懂得求助同学老师。不求助,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最总产生自卑的心理。平时,小学生遇到什么问题首先要求助老师,第一是时间把问题解决了,不积压问题,就没有压抑,久了自信心就会慢慢来了。
5.积极帮助别人。做好事可以得到乐趣,获得优越感,也能克服自卑感。在学校里,可以帮助小朋友完成任务没有完成的任务,或者帮助小朋友完成不会做的题目;生活上,可以给予需要帮助的老人做些事:扫地,倒茶等;在家里,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后,需要做一些家务活。
6.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小学生生活态度要乐观,遇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不要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悲观失望,容易自卑。小学生要学习先进事迹,学习他们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习他们苦中有乐、不畏艰难的意志、不断磨练自己的经历,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明天的升起的太阳!
四、遇到不开心的事,怎么办?
1.找家人、朋友倾诉。此时不能把心理的事情憋在心里,那样会愈演愈烈,找个亲密的家人或可靠的朋友吐吐苦水,说不定你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听听音乐吧,建议是舒缓类的,纯音乐最佳,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让音乐洗涤你的心灵,带你进入另一个人世界,忘掉不开心的事。
3.适当运动。当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独自一人或和朋友一起运动运动,能让你顿时全身放松,得到释放。
4.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然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自然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忘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