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发布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1251 时间:2023-05-06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老师也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了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语文老师也更应在以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放飞困顿的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上去,更好引导学生全面地发展。
一、 设计充满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充满了兴趣,什么事都难不倒他们。故在作业设计方面首先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增加其中的趣味性。如: 读、写、看、查找、甚至绘画、表演、采访等形式,都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孔子游春》一文的教学前,布置学生有关“春天”的课外作业,有关“孔子”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到图书馆、大自然、历史中去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谚语、诗歌、故事、图画等;搜集有关孔子的言论、思想等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并走进历史,了解孔子。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而且兴趣盎然。
二、 设计很强实践性的作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教学中,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1. 以想象为主的实践性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完《爱之链》后,让学生想想乔依醒来后悔怎么样?怎么说?怎么做?在小组内讨论并交流。
2. 以动口为主的实践性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孩子回家读给父母听听;叙事性强的,可回家把故事说给家长听;利于表演的,可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演一演。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的技巧。
三、 设计具有特色的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多彩的书,一首动听的歌。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种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特色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六上第一单元(以心中有祖国为主题的单元),一单元结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投其所好,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喜欢画画的,把你眼中的祖国画出来;喜欢写作的,可以写写你眼中的祖国;喜欢阅读的,可以阅读有关爱国的文章;喜欢摘抄的,可以摘抄爱国的美词佳句……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
四、 讲究作业评价艺术,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评价应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平时,我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