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请问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能永远地流传下去呢?
能传世的作品,除了好故事和名桥段,以及超级上口的诗文,就得是经得起推敲的哲言。通常前三种都是大众需求,只有后一种才是文化精髓。反观前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必须讲求某种形式,唯独后者可以完全做到从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前者是可以学习模仿的,后者是难以倾囊传授的。因此,自古传位于子者多,传德于子者少。非父不欲传子也,兄不欲传弟也,夫不欲传妻也,实乃是欲而不得也!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在有仁。仁德之于士人,犹如精巧之工匠。可学者,迹也。不可学者,步也。可学者,容也。不可学者,颦也。故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者,皆终无成也。至于假位而德,假冕而王者,亦非大德、明王也。人犹如此,文亦如此。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仍有三分学不着。煞有介事之作,无病呻吟之品,介得好,吟得妙,虽也可迷人惑人,但却不可觉人醒人。必是先有真人,然后方出真文。真人真文一出,光照千秋万代,其德言传世必矣,且美其名曰经典。曾闻千金难买相如赋,其实亦不过是雕虫小技。又闻万金难购二王帖,其实亦不过是终身累赘。此皆古人自评,非吾敢妄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