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风帆也能远航!再小的梦想也能生根发芽!
——题记
今日恰逢“五·一”劳动节,我们要讴歌劳动、赞美劳动,因为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每一个热爱劳动,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不论劳心还是劳力之人,本质上属于劳动。泱泱中华,千百年来,无数先辈自强不息、筚路蓝缕,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开疆扩土,铸就了今天的民族基业。今夕轮回,没有劳动的精神,开创不了新时代的华美篇章,圆梦民族复兴只能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只有所有中华儿女团结起来,矢勤矢勇,戮力同心,调动潜能,方可重拾民族千年荣光。
庆祝劳动节,自然有其光辉的意义。勤劳致富、舍己为人、奉献祖国、服务社会都是劳动的生动注脚。奋战在每一行、每一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汗水浇灌成长之光,有凯歌书写人生传奇。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之于这些伟大是精神不可或缺。自主自由、自食其力、艰苦奋斗,有志于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竭力劳动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可爱的人。
而青少年也需要劳动的洗礼与淬炼。青少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脉搏的捕捉者。好吃懒做,懈怠彷徨,坐吃山空,这些不良的行为当统统扫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离不开勤劳。每一代的人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抱怨无济于事,负重前行,终究抵达彼岸。战争年代,饱经战火的青年人纷纷走出书斋,扛起枪保家卫国;建国后,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的年轻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一点点打拼,才有今天的成绩。不要感慨“时运不济”,而是要慨然愤起,勇于追逐黎明的曙光。工人有工人的劳动方式和品格,农民有农民的劳动方式和品格,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当以砥砺操守、笃实学问、修身强体、培养福报、振兴中华为行动方向,不怕艰难困苦,不怕学海无涯,用思考、用笔墨、用汗水诠释自己的劳动价值!
此时此刻,思绪悠悠。澜沧远空,守正推新。
自胜者强,高考是人生的历练,是青春的城堡,是粲然靓丽的一道风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今天的时代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只要有梦想,都有可能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江山无垠,代代才出。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高考是一块跳板,是一个平台,没有学历、学问、学识的支撑,很难取胜。
如果每个读书人、文化人的生活潦倒不堪,捉襟见肘,那是时代的问题。如果你读了书,还是“一无是处”,而别人同等的条件和机会下脱颖而出,你是否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知识是没有错的,“读书无用论”简直谬误!知识文化没有用,那就倒退到原始社会或者“孤岛部落”好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多么广博、精微啊!孔子无罪,罪在后人曲解、诡辩、利用、巧舌如簧。读书,绝对有用,有用的前提是在于深入思考,在于经世致用,在于修身齐家。《论语》这部2000多年前诞生于中国的儒家经典,在其诞生千百年后远渡重洋来到法国,深刻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科学与人文本应相互辅弼而非诘难,技不如人当自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事物发展兼俱两面性,取长补短、师夷长技是正强选择,打掉民族文化自信、自尊,动辄冠之以“腐朽”、“糟粕”之语,实要三思而后行。
高考,一路奔跑吧!再不奋斗就老了,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高考是高中的终点,也是人生的新起点,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学大有学问,大有可为。有时间发展才艺,有头脑找准目标,有血性结交志同。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确乎其不可拔。
莫问是是非非,莫管坛坛罐罐。有梦想的地方哪里都是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须知,青春不易,莫负韶华。以梦为马,扬鞭万里。日新月异,允能允强。强哉矫!我自横刀昆仑,战旗烈烈雄风。
孔子韦编三绝,春秋大义,阐发义理。王安石,耕读诗书,变法图强,不惧守成。王阳明龙场悟道,致其良知,知行合一。古人的事迹,至今荡气回肠。信愿行学,思悟体心。夫志者,气之帅也。立下宏大之志,必定器宇轩昂,声闳意远。有志、有识、有恒,斯可行稳致远,高歌猛进。
致广大而尽精微,学习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精微细微之处也能不放过,养成乐学、好学、善学的习惯,切实功夫,以期提高。
大道废,有仁义。不论人生走到哪一个关口,请不要忘了初心和本源,有了国与家,人生尚有来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罗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