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之后两大困境:缺乏信心、紧张焦虑
一模考试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步伐,积极备考呢?
首先,响亮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有句名言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考生只有自信了,才能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高三某班的A同学,语文很强,数学一般,英语较弱。但她对自己充满信心,她说,我数学英语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呢,我能行!果然在这次一模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班的B同学,她成绩一向不错,最近却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连简单的选择题她都会错。细究缘由,原来是她最先做对了,后来怀疑自己的判断,想想不可能那么简单,因此又改了答案。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她性格内向,最近状态不好,考试连遭打击,于是自信心丧失。
自信不足的同学,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是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不放。还是刚才那位B同学,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优势,她却视而不见,整天只看到不会做的数学题,这样自卑感就特别强,而且她还将这灰暗的心理投射到了其他地方,看人也不顺眼了,人际关系也弄得很紧张,整天独来独往,自我封闭。考试成绩也每况愈下,连优势科目都渐渐丧失。目前我们正积极帮这位同学调整。
同学们,要学会容忍自己的缺点,给自己的不足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要经常看看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带着自信,挑战弱势科目。缺乏自信的同学,还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要让自己走路抬头挺胸,说话声音响亮,并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很棒”。
适度紧张非坏事,学习放松技巧
高三谁人不紧张?其实,紧张不是坏事,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利于超水平发挥,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进考场心跳加快,脑海中一片空白,交卷前几分钟,突然灵光一闪,不会做的题目迎刃而解,这就是适度紧张的妙用。心理学试验表明:紧张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紧张或紧张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肯定学不好;而紧张水平过高,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紧张水平的同学,学习效果才最好。所以,我们要学会让自己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
容易高度紧张的同学不妨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如揉面、伏案休息片刻、深呼吸、想象大海草原等。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量运动。同学们可以在班级里备上几只毽子,或者跳绳什么的,课间运动运动。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办法来达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还有,同学们最好“高考当平时,平时当高考”,平时做题时我们也要模拟考试状态,不要听音乐、玩手机、看电视、左顾右盼,而要按照高考考试时间完成,按照高考的要求完成(如不要用修正带、胶带纸,注意卷面等),这样平时紧张惯了,真正高考时就不会太紧张了。
“一模”后高考百米冲刺——
“一模”大范围的“实战演习”让高三学生感受到了高考的流程和氛围,对学生的复习起到了很好的诊断和引导作用。可以说一模结束时刻就是学生百米冲刺的时刻,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毅力投入到高考的决战当中。在一模前同学们都表现出强劲的动力、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而随着一模结果的呈现,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
首先,信心问题。有的同学一模实际结果和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就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既而失去了信心。这在高三学生当中很普遍,其实不是我们努力了没有效果,也不是我们的能力有限,而是因为同学们在具体复习过程中的差异导致了质变时刻到来的迟早。记得有一种竹子,前几年基本是在长根茎,在突然的几十天中会破土而出,长成如参天大树般的高大,我想我们同学要长成这样的“竹”,就要充满信心。
其次,态度问题。一模前同学们都铆足了劲,但一模后有些同学有松懈现象,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一般在此会出现两种现象,就是“放松”和“放弃”。不管考的好与不好,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一模只是高考前的一次大练兵,真正高考中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一模后的复习,一模后各个学科都会进入二轮复习,这是一个专项练习和知识总结的时期,是同学们各科“集大成”的时期,谁在这段时期“放松”和“放弃”了,就等于是将高考的竞争权利拱手与人了。
再次,心态问题。一模后有些同学的心态在悄然发生变化。考得好的同学,心理上可能会“飘飘然”,并错误地认为高考很简单,稍做准备就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放松了对自己高考前最后阶段学习的要求。另一种情况是考得不好的同学,就可能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并错误地认为高考深不可测,或是信心还在,但寄希望于下一次二模能够一下子前进很大一步。其实发挥不好不要紧,关键是要及时总结,找出失利原因,再迎头赶上!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来感悟高三的最后岁月并迎接高考的挑战。
在此,对最后的复习冲刺再提几点建议:
一.保持信心、永不放弃。阻碍你前进的,不是敌人,而是你自己,要记住:“坚持了,不管结果如何,就是一种美丽”。
二.确立目标、平和心态。高考目标要贴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记住心态可以改变一切。
三.注意休息、提高效率。二轮复习过程很辛苦,作业多、时间少,注意劳逸结合,多做运动,早上吃好早餐,中午保证午休,晚上尽量不开夜车,一定要以最佳的状态去高效地战斗!
四.善于总结、有舍有得。对一模要做好总结工作,要有专门的一模总结本,总结一模中的“完全得分题、似是而非题、完全不会题”,这样可以使自己接下来的复习更科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更有成效性。另外,因为复习时间紧张,对有些“完全不会题”需要学会“放弃”,有舍才有得,要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成效最大的刀刃上。
五.回归教材、六科并进。高考最后的复习过程是回归教材的过程,高考题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遵守《考试说明》基础上的教材回归有利于夯实基础和查漏补缺,有利于把握知识体系和建立知识网络,更有利于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基本解题套路的掌握。要处理好三门和综合科目的关系,做到六科科并举。
总之,一模考试结束了,但一模的作用还在持续着,相信今年的六月是收获的季节,更会是迷人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