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制度 点击数:1839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二、基本内容 维度I.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2. 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3. 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3. 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4.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5. 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5. 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计划与准备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契合点。7. 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7. 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8.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8. 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9. 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9. 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10.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10.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11.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11.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组织与管理12.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12.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3.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13.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14.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14.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15.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状况。15.灵活处置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发生的意外状况。16.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其技术优势。16.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评估与诊断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并合理选取或加工利用评价工具。18.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18.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19.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19.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20.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20.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学习与发展2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2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2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2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附录: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2.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3.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4.数字教育资源: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的统称。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6.技术资源:是对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7.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8.移动设备:是对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9.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10.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能够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支持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 
  • 管理制度 点击数:2009

    江西省中小学智慧(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估办法(试行)

    类别一级指标评估标准分值A1                        用户信息素养      (10分)B1                              学生信息素养(4分)C1能熟练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和网络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做作业与互动交流;1C2学校近 3 年有学生参加省、市级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视频制作、电脑制作、智能机器人竞赛、创客大赛等);3B2                              教师信息素养(4分)C3能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和电子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每学期参加网络在线备课或教研不少于 3 次;3C4学校近 3 年有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赛事并获奖;1B3                              管理人员信息素养(1分)C5能带头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评价;近 2 年参加省级以上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达到国家《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要求;1B4                              技术人员信息素养(1分)C6制定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信息化设备终端和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计划,并有执行工作日志;每学期组织或参加至少一次校内教师信息技术日常培训和辅导;1A2信息化应用(45分)B5总体要求(6分)C7信息化应用软件服务的提供均采用“云服务”模式,且优先使用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或认证的云服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教育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并提供标准化接口;3C8应用服务之间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各应用服务平台与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实现用户身份信息与江西省教育厅终身学习账号(赣教云账号)保持一致;3B6                             教育教学(18 分)C9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资源平台等进行备课,新课普遍都有教案和课件;4C10建有网络教学系统,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师生可在线互动教学、讨论;2C11利用网络化教研支撑平台开展基于主题和视频的网上教学研讨活动,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网络集体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 1 次,学校组织参加区域性网络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 1 次;3C12利用智慧(数字)校园的教学应用开展多媒体互动课堂教学,实现课堂考勤、点名、分组等常规课堂管理;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情学情信息的即时反馈;实现智能化教辅、作业数据即时采集;5C13建设校本教育资源库,能够汇聚共享国家、省、市、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重组和改造数字教育资源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4B7                             教育管理(15 分)C14电子化管理学生、教师和班级等基本信息,做到及时更新;实现学生成绩与评价信息的实时采集、管理与分析;实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及管理人员对教学的检查与评估信息的录入、管理与分析并常态化应用;实现考试设置、编排及考务资料打印等考务活动的电子化管理;建有职业生涯规划和走班选排课系统;【H】6C15应用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公文流转、信息发布、短信提醒及邮件、用车、功能室、用印、来访管理等功能,并常态化使用;4C16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1C17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1C18依托《江西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及时更新学生基础信息;2C19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设备资产管理,常态化应用;1B8教育评价(4 分)C20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发展性评价管理,支持评价指标的个性化选择、组合与权重设置;支持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记录与综合评价支持基于档案袋数据的学生成长报告的自动生成;2C21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师发展性评价管理,支持评价指标的个性化选择、组合与权重设置;支持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全面记录与综合评价;支持基于档案袋数据的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的自动生成;1C22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发展性评价管理,支持学校基础数据交换共享及多种形式的报表统计与生成;支持课程实施和教学质量的分析评估;支持校情的动态监控、综合分析与可视化呈现;1B9生活服务(2 分)C23通过家校互通平台,家长可获取学生在校安全、学习信息和学校公共信息,实现与学校、教师在线互动;2C24支持校园数字广播;支持校园电视的直播和点播;C25支持不限于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咨询;A3                  基础设施 (25分)B10网络环境(6 分)C26宽带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或互联网;教育教学的外网出口总带宽不低于 100M,班级教室通过校园内部局域网接入外网,且班均宽带出口速率不低于 10M;3C27建有校园内部局域网;局域网主干网络实现三层架构、多网融合、千兆以上到楼宇,百兆以上到桌面,公用网络设备使用企业级设备;局域网有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及封闭式空间,且每个空间接入点不少于 2 个网络接口;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及师生日常活动区2C28学校选择专用场所并配备专用网络机柜,用于放置满足校园内部局域网日常应用(如:云桌面系统)的网络、安全、计算和存储设备; 核心设备接入 UPS 系统,防止瞬间断电导致设备故障、系统损坏或重要数据丢失;1B11数字终端                      (6 分)C29每位任课教师配备计算机或云桌面终端设备;4C30校门口、公告栏或活动区安装 LED 显示屏,且可通过终端实现远程管控;公共活动区(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配备公用终端,接入校园局域网并提供相应的信息交互服务;2B12教学空间(10 分)C31每个普通授课、功能性教学空间配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普通授课教室45 人以下配备55 寸以上一体机或80 寸以上电子白板45 人以上配备 65 寸以上一体机或 85 寸以上电子白板;配备数字扩音系统,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师讲课、校园通知与广播的声音混合接入;门口配备安装电子班牌,展示班级文化,实现考勤打卡和课表查询展示;【H】6C32建有标准计算机教室(推荐使用云桌面)、电子阅览室,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建有课堂录播空间;4B13创新创造空间(2 分)C33建有数字实验室,小学提供科学数字实验室,中学提供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建有创新实践空间,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和相应的软硬件训练设备;2B14文化生活空间(1 分)C34提供休闲空间,为师生提供适量的休闲娱乐服务;提供学生作品、校园文化线上线下展示空间,配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1A4网络安全 (10分)B15组织管理(3 分)C35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有专人或机构负责网络安全工作;建立学校网络安全制度及管理体系;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权限;3B16网络应用(4 分)C36配备相应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网络设备运行日志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校园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达到一级以上;安装上网行为管理和审计系统,有不健康信息过滤与网络监控日志4B17校园环境(3 分)C37建有智能安防系统,与当地公安部门安防系统联网,覆盖师生主要活动空间;主要出入口、人员聚集场所、保密室等地方安装视频图像监控与采集装置,画质 720p 以上;利用可穿戴设备智能感应和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实现校园师生进出校、门禁(宿舍、图书馆等)、考勤(办公室、安装电子班牌的教室等)、消费(食堂等)管理,以提高校园环境的安全性和便捷性;3A5                 保障机制 (10分)B18组织架构(3 分)C38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首席信息官,每学期召开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项工作会议不少于 3 次;专人管理学校网络、电教工作,24 班以上有专职人员 2 名,24 班以下有专(兼)职网管人员 1 至 2 人;3B19全员培训(2 分)C39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校领导参加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研修活动,并达到合格要求; 每学期至少开展 1 次校本信息技术应用专题培训;2B20制度建设(2 分)C40制定校园 3-5 年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清晰、措施得力、步骤明确、有效可行;建立校园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激励评估机制、智慧(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绩效评估机制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并落实执行有检查、有记录有评价;2B21资金投入(3 分)C41智慧(数字)校园建设与运维的经费列入教育事业专项资金和年度预算,账目明晰;3A6创新与成果(10分)B23智慧课堂(2 分)C42建有智慧型教室,能全过程采集教学与学习行为数据,促进个性化学习,支持混合学习,并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2B24空间应用(5 分)C43全体教师开通个人网络空间并进行个性化设置,基于空间应用能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保持一定活跃度;每个学生开通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并进行个性化设置,能基于空间应用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选修课程等网络学习活动;5B25示范引领(3 分)C44主持或参与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前沿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如:“智慧校园”、“电子书包”或“专递课堂”实验项目) 取得创新性成果并得到认可和推广;近 2 年师生在教育教学信息化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近 3 年入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近 5 年承担省级以上教育信息技术类研究课题。3合计110 
共2条记录 当前显示1-2条 第页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